访谈|泰森食品中国区副总裁:我们与进博会“共同进化”******
(第五届进博会)访谈|泰森食品中国区副总裁:我们与进博会“共同进化”
中新社上海11月4日电 题:访谈|泰森食品中国区副总裁:我们与进博会“共同进化”
作者 高志苗
在泰森食品展区,积木沙盘里“泰森号”货船从美国出发,载满牛肉原料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即将召开,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企业在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泰森食品用积木沙盘还原了进口加工全链路,并且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沉浸式体验泰森智慧工厂。
“我们每年都通过进博会感受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近年来持续优化的国际营商环境。总的来说,我们把进博会当作重要的年度沟通平台,展示自己的同时也接受市场、行业和消费者的反馈。”泰森食品中国区副总裁陆悦飞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连续三年参展,泰森食品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展示产品,更多的是传递理念。“我们所倡导的是有‘共生’意义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陆悦飞说,“这样既有助于让中国消费者获得更多元化的选择,也能够借助进博会的‘窗口效应’让国内消费者了解泰森更多的海外产品,有效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泰森食品和进博会“共成长”。2020年,首次参加进博会的泰森食品将泰森中国地区总部签约落户上海;2021年,在第四届进博会上泰森中国宣布进入数字化转型元年。
“今年,我们的数字化转型有了阶段性成果,首个泰森中国智慧工厂已竣工投产,我们通过AR技术将智慧工厂车间搬到进博会现场。期待围绕进博会这个大IP,通过丰富的活动连接上下游伙伴,让他们参与到进博会这个大主题中,真正将进博会从6天展期延伸到365天,让我们的进口产品能够买得到、进得来、卖得出,我们与进博会共创共生,共同进化。”陆悦飞说。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泰森食品早在2001年便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泰森食品在中国拥有三家研发中心、七大加工厂、数十家养殖农场,提供鸡、猪、牛肉全品类食品综合解决方案,深耕中国是泰森食品始终的选择。
从一片荒地到智慧工厂拔地而起,日前,泰森食品用10个月的时间建成了首个泰森中国智慧工厂。“我们用行动说明在华发展的信心,刚刚建成的日照智慧化工厂投资了3000多万美金,南通、湖北的智慧工厂也正在加紧建设。速度背后都是因为看好市场,希望在这个地方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先行一步的泰森中国也在整个集团树立了“数字化转型样板”。“综合来看,中国区的数字化转型进展在整个集团的地位是突出的。我们有很棒的合作伙伴、团队,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供应商、软件硬件的解决方案都非常多。是国家红利、企业战略以及团队执行使得我们领先。”
陆悦飞表示,未来,泰森食品将进一步扩大在华投资和销售,致力于用安全、健康、优质的高蛋白产品,丰富中国消费者的餐桌,改善中国消费者的健康饮食结构。(完)
“新农具计划”首期收官,新农人玩转乡村振兴“新农具”******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作为产业振兴的有力措施,直播正成为越来越多“新农人”手中的“新农具”。
1月11日,由重庆市政府联合腾讯西南总部、腾讯研究院、微信共同发起的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新农具计划”首期暨“百日火种行动”收官,支持新农人熟练掌握视频号、企业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化经营工具,降低农村网络交易门槛。
“从0到1”后“陪跑”100天
场均观看人数超过3000人,最高单场销售额超过1.1万元,凭借这一成绩,“唐老腊”成为“百日火种计划”的“冠军学员”。这一成绩,也让刚开播三个月的“新手主播”唐陈喜出望外。
2022年9月下旬,在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唐老腊”负责人唐陈和张石强参加了“新农具计划”。在为期两天的线下培训中,两位“新手”主播和来自巫溪、酉阳、彭水三县的新农人一起,学习了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数字化技术。
培训结束后,“百日火种计划”接续启动。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腾讯组织供应商百准、脸赋云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主播的话术及场控、排品过品的逻辑、直播节奏的把握、直播间留人技巧,让品牌更有说服力。每场直播过后,团队还在讲师的带领下复盘直播表现,改进直播技术。“比如在开始直播的五分钟安排引流品,之后是福利品、爆款商品等,这样就可能吸引那些刷到直播的人,成为我们的顾客。”唐陈说。
“传统的短期电商培训一般只能帮助新农人度过数字化技能学习‘从0到1’的阶段,而在培训后技能‘返0’、培训效果‘归0’现象普遍存在,百日火种计划旨在解决这一痛点,不仅是从0到1,还在扶新农人‘上马’之后陪跑100天。”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表示。
打通私域生态,复购率明显提升
视频号自身的流量,以及微信、企业微信、公众号等完整的生态,是何航鞋业负责人何财明选择视频号的原因。如今,何航鞋业手工制作的丝瓜络布鞋,已形成了从田间到车间,再到直播间“三间合一”的成熟产业链模式,带动当地近200人的创业就业。
如今,在视频号直播的同时,主播们也都会提醒观众添加微信、进入微信群,打通私域生态。凭借精细化运营,客户转化率和复购率明显提升。
“视频号是以社交推荐为主,朋友点赞、转发的越多,被推荐的可能性越大。再加上我们通过微信建立微信群、公众号,触及面非常大。”何财明说,“何航鞋业”的客户复购率高达30%-40%。
司晓认为,相比其他平台,微信视频号更聚焦于私域生态的优势。“商家通过直播把用户沉淀到私域,或者通过企业微信号、个人微信号把公域的流量沉淀到私域,再通过私域的精细化运营,把私域流量导入到公域直播间去成交。”
打造更多三农领域超级IP直播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
各大平台也都积极打通农业供应链,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视频号直播创新“快速度、短距离、少环节”新型电商销售模式,帮助各地的土特产成为俏货。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等也都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农具,帮助新农人沉淀私域流量,撬动更多公域流量,实现数字化经营。
像“唐老腊”和“何航鞋业”一样,如今,一条条腊肉、一粒粒大米、一双双布鞋等特色好物正在通过视频号直播间,从重庆的田间地头来到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
腾讯公司副总裁兼西南区总经理蔡光忠表示,全国上千个县各有特色,无论是当地特色美食、农副产品还是个体品牌,都可以打造“视频号头部县域IP直播间”,培养享誉一方的地域性头部县域品牌。下一步,“视频号新农具火种计划”将会利用资源和经验,在更多县域都打造出多个具有影响力的三农领域超级IP直播间。
“我们将扎实推进电商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挖掘、培育各地‘名优特新’等适合网上销售的农产品,让更多的特色产品通过视频号平台走出去,推动产业振兴更上新台阶。”蔡光忠说,“同时,我们也将继续以培训为切口,助力农村人才培训,帮助他们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